過去,肥胖被認為是卡路里過多的結果。人的體重可以用以下簡單的公式計算:

攝取的卡路里-消耗的卡路里=體脂肪

這個關鍵公式,其實是一個最大的關鍵錯誤!而因為太過簡單的直覺反應反而會造成你的身體健康的危害!

迷思1:減少攝取卡路里就能瘦?

多數人認為卡路里的攝取與消耗並沒有關係,但事實上這兩這者之間卻是密切相關的!當你減少卡路里的攝取,身體的保護機制作用同時也會檢哨你的身體卡路里消耗,例如:減少攝取30%的卡路里,實際上消耗的卡路里也會減少30%,最終體重只有些許減少。

 

迷思2:基礎代謝率是固定的?

事實上基礎代謝率並不等於每日的消耗卡路里。而這個迷思建立在於「卡路里只有在運動中才會消耗,其他時候則固定不變」,但實際上卡路里的消耗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基礎代謝、食物的產熱效應、非運動性活動、運動後氧氣過度消耗及運動。而受攝取倆及其他因素所影響會有50%的變化。

而基礎代謝率的影響因素很多,如:

迷思3:靠意志力節食?

相信多數人肯定嘗試過「餓久了就瘦了」這個方式,但事實上進食是身體的自主行為,如果當飢餓時靠意志力刻意不進食,這會導致身體許多賀爾蒙系統會產生混亂的錯覺,不知道何時真的該進食,何時到底該休息。這樣的賀爾蒙錯覺,進一步的導致身體狀況發生,這個方式既達不到減肥的功效,甚至反而是最傷身體的。所以請特别記住一段話:『進食不會使我們肥胖,而是肥胖使我們進食過多

而且許多研究中發現,靠節食控制卡路里攝取,當熱量攝取不足時,身體因為保護機制的狀況下會造成「皮膚粗糙、掉髮、免疫力下降、月經失調、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嚴重導致器官功能下降」等狀況發生!

 

迷思4:脂肪的儲存其實是身體控制的

賀爾蒙是調控脂肪的生長關鍵,現代人應該常常聽說「賀爾蒙失調」導致身體肥胖。沒錯!其實在我們身體中調控脂肪的賀爾蒙很多種,例如瘦體素是最著名的調控脂肪生長激素,而其他像是脂聯素、激素敏感性脂肪解酶、脂蛋白脂酶、脂肪三酸甘油脂解酶都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不要只在意卡路里是不是肥胖的關鍵了。

 

迷思5:1卡路里=1卡路里?

相信很多人認為「1卡路里就是1卡路里」,但事實上碳水化合物產生的4卡路里、蛋白質產生的4卡路里以及脂肪產生的9卡路里,造成的代謝反應卻都不一樣,例如:當碳水化合物到身體體內產生葡萄糖時,身體會製造大量的胰島素將葡萄糖做代謝,但如果是攝取脂肪並不會製造出大量的胰島素,而胰島素是脂肪合成的關鍵(參考文章:瞭解及控制肥胖荷爾蒙-胰島素)。

 

以上五點的關鍵迷思都是這50年來一直認為「減少攝取就會減少體重」的最大謬思。

接下來在其他文章中讓我們會繼續探討如何靠正確的飲食才能達到健康的目的吧!

連結在此瞭解及控制肥胖荷爾蒙-胰島素

 

⭕️喜歡我們的文章,請按讚追蹤或分享
⭕️Reverse印加果油
⭕️臉書搜尋 @Reverse.Oil

請注意:本網站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如需專業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